日,谷歌宣布推出代号为“保镖”(Bouncer)的扫描服务,对其安卓市场的应用程序进行扫描,以拦截潜在的恶意程序。但有关专家指出,面对今年隐私安全风潮,谷歌显然是想在移动安全领域树立权威,但产品却无可避免地暴露了诸多死穴。
据悉,在国内,很多用户根本不用安卓市场而用第三方商店,所以谷歌在安卓市场的新机制覆盖不到这些人,同时它也没有足够数量的病毒样本库的积累。
谷歌发表的声明指出,2011年7月到当年11月,安卓市场中的恶意软件数量增长了472%,用户的财产、隐私安全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不过,来自全球 领先的移动安全公司网秦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网秦云安全数据中心从安卓市场中共检测出263个恶意软件,而来自第三方安卓市场和 网站的恶意软件数量却高达9696个,即安卓市场中的恶意软件数量仅占整体数量的2.6%。
从以上的对比数据中不难看出,面对恶意软件 的泛滥,谷歌的“保镖”服务仅能起到非常有限的拦截作用,绝大部分数量的恶意软件依然游离在该项服务的“辖区”之外。此外,相关报告也指 出,Symbian平台依然是手机恶意软件的“重灾区”,其感染比例在60%以上,而安卓平台则位居次席。
另外,谷歌“保镖”服务只能在云端上进行查杀,功能相对单一,无法落实到客户端。对于众多的用户来说,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实实在在的威胁更让他们感到忧心。
中国软件资讯网负责人陈礼明对记者表示,谷歌的业务重点依然是国外市场,其在中国的多项服务由于政策等原因,无法与国外的服务水平相媲美。而面对如网秦 这样对中国用户需求了解更深的本土厂商,谷歌的“保镖”服务是否能够为国内用户带来相同的体验,依然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