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利润太低,不少缺乏资金支撑的支付公司出现了运营窘境。这些公司一旦经营不 善导致破产,商户和消费者的钱都将血本无归。
文/骆鹏
《iResearch 2005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61.2%的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是因为安全性问题。网上支付有悖于中国传统的消费模式,使得消费者在接受时有一定的心理阻力。但事实上,网上交易的风险绝大部分是交易安全问题,而并非支付安全,只不过公众更容易把责任归咎于自己不了解的在线支付名下。
从2004年开始,各个企业蜂拥入场争夺支付这块蛋糕。2005年,YeEpay、99Bill、支付宝、PayPal等相继进入,就连腾讯也要分一杯羹。这一切似乎印证了马云在年初的说法:2005年将是电子商务的支付年。似乎支付市场是继网络游戏、SP之后的又一座金山。
金山的说法其来有因,以PayPal为例。目前,PayPal已经拥有全球56个国家的7890万用户,2005年前3个季度的支付总额达到194亿美元,今年预计通过PayPal的支付总额将超过260亿美元。
利润虽然令人眼馋,但物质总有两面,一个真实的隐患总是被掘金人忽略。
PayPal建立在信用卡体系之上,而国内的网上支付主要建立在借记卡体系之上,所以它们两者有着根本区别。
信用卡体系中,商户承担着拒付风险,尤其是网上支付,因为信用卡无需密码验证,拒付导致的坏账率甚至高达4%~5%左右。因此,PayPal等同于“镖局”,商户只需付出2%左右的手续费,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让PayPal埋单——如此,商家何乐而不为呢?
但国内的网上支付基于借记卡体系,支付需要密码才可以完成,安全系数相当高,最重要的是在国内的体系下,个人账户被盗用需要盗用者承担责任,商户却完全没有坏账风险。这就导致了PayPal“押镖”的差使不用做,所以支付服务提供商利润来源基本上就是靠低廉的手续费差(和支付宝提供的担保支付服务有所区别),即支付平台手续费和银行支付手续费之间的差价。
一个是镖局,挣的是押镖钱;另一个是快递公司,挣的是辛苦费——这就是国外和国内支付行业的差别。激烈的价格战和免手续费支付形式的存在使得国内支付公司很难盈利,有些公司甚至持续亏损很久。国外的金山来到国内,就成了“土山”,“支付”与“致富”之间也被打了一个大大的不等号。刚刚引起关注的支付行业其实已经站在悬崖的边缘。正如上世纪末IT泡沫破灭一样,网上支付的狂热背后往往是盲目和冲动、无序与混乱。
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支付行业的问题出现了!但问题绝对不是大家总是担心的支付安全问题。目前,网上支付的最终完成都是通过银行系统的网上银行,并非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进行,而且交易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加密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网上支付的安全性犹如银行的柜台交易。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包括首信、银联、云网等,在技术上都已经跨过了安全门槛。而真正应该令人担心的,是另一种安全。
由于利润太低,不少缺乏资金支撑的支付公司出现了运营上的窘境,而压力相对较小的公司无外乎3种:一种是或多或少有些“红根”,例如银联电子支付、首信;另一种是有其他业务的支撑,例如PayPal、云网支付@网;再有就是拿了别人的钱,例如支付宝、99Bill等。这3种里面,第一、第二种相对安全,第三种就值得考量了。而除了这3种以外的支付公司,生存的压力就更是非常大,很可能一朝崩溃。
支付公司不同于银行等其他公司,众多商户、消费者的钱都存在支付公司的账户中。据iResearch调查,2005年中,全国几十家支付公司间大约有161亿元人民币在周转。每家都占有巨额资金,一旦出现经营不善,企业破产,那么商户和消费者的钱将血本无归。
以支付宝为例,他们称必要时无需事先通知即得终止服务,并可立即删除账号和账号中的资料和档案,试想如果支付宝面临暂停或者关闭时,用户根本无法确保资金的安全。作为接受服务的消费者,面对可能的经营和政策风险严重缺少强有力的保护。
这就是支付行业新的安全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国家对支付公司的资质应该严格审查,商户的账户和支付公司自身的账户应该分离,并被保险;另一方面,商户在选择支付公司时,一定要整体考察公司的资质背景,尤其是它的持续盈利能力。
所以,那些总是担心支付安全问题的人们大抵可以放下心,交易安全问题却应该令大家时时警醒。商户选择支付服务商的时候,切记大公司比小公司安全、盈利的公司比亏本的公司安全,而且特别要注意考察支付公司的盈利能力!
(本文作者为资深电子商务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