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闻

评论:“防沉迷”果真没防住 治理要升级

2005-11-28 11:48:54作者: 清晨

  据说,今年9月“防沉迷系统”推出的消息刚发布时,一度引起股市恐慌,“中国游戏股”随之下挫。时至今日,类似这样的担心大概可以烟消云散了。

  关于实施网游“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于今年秋天传出。当时,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防沉迷系统’能管用吗”的文章,对该系统的实施既表示支持,但同时也对其可能取得的效果感到忧虑。如今,“防沉迷系统”运行一月有余,实际情况恰好证实了这种担心。

  虽然实施效果不理想,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该系统的构想是错误的或者失败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防沉迷”要想真的起作用,必须采取更多、更严厉的手段。当然,这种做法不免要伤及经济利益。

  一半做对了

  我们之所以要对“防沉迷系统”表示支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赞同该项治理措施的出发点基本正确。其一,是采用“硬”的物理手段———事实证明所谓心理疗法的“软”办法几乎根本不起作用,对此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其二是找准了目标,从游戏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下手。

  对于第二点,笔者以前也曾论及,这里还想再多说几句。即使是在国内七大网游运营商以《宣言书》的形式响应政府号召的时候,业内舆论已经对其真实的意图及做法表示了怀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运营商基本上还是说到做到,将“防沉迷系统”运行了起来,虽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这,我们似乎不能再指责运营商有什么“口是心非”的不对之处,但细加分析便会发现并非如此。简单说来,“防沉迷系统”本身的设计思路上有很大缺陷,这点运营商应该早就注意到了,却并不去指出来,而是等到它实施之后慢慢暴露,是何居心已不言自明。

  这里我只想说一点,就是“防沉迷系统”其实应该限制ID而不是限制账号。用此方法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困难,只要在游戏服务器上加一个小小的程序就行。但,运营商会乐意这样做吗?

  一半不算错

  “防沉迷系统”没有把矛头对准用户,治理手段上就受到很多限制(如上面说到的限制ID就是一例),其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针对用户采取措施,策略上并不能说是错的。道理在于,网游用户可以说是自己甘愿染上网瘾的。如果限制其上网,不免要被指责为“损害了某某权”。更由于其人数众多,群体事件、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不能不多作一些考虑。

  然而这却不是问题的核心,更不是全部。

  我们常说,网瘾如同毒瘾,难以自拔而为害至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2日在京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也有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更指出:“北京青少年网络犯罪率惊人,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不能说网瘾都是网游造成的,但网游确实占绝大多数比例。

  既如此,为何不能对网游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从民族发展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出发,限制网游其实很有必要。

  治理要升级

  “防沉迷系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事出无奈却又令人遗憾,也给下一步的治理增加了难度。下一步,势所必然要加大治理的力度,方式方法上也要更具实效性可行性,但有关部门至今尚未对此发表新的消息,因此总体上还是一个未知数。

  近期,有两件事值得引起关注。其一,五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要求将网络游戏分级;其二,全国20多个家庭、63位网瘾少年家长表示,将针对整个网络游戏产业进行一场集体公益诉讼。

  网游分级的目的,是希望借此降低游戏对青少年的诱惑力,以帮助他们戒除网瘾;集体诉讼的目的,不一定真的是要网游开发商、运营商做出法律赔偿(真想如此也未必成功),更多的是为了唤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对政府发出呼吁。

  分级也好诉讼也罢,即使成功,对网游的影响也同样是有限的。在这一点上,烟民与烟草制造业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彻底的“防沉迷”呢?笔者的设想除前面说到的限制ID外,还有一条就是限定网游服务器的开通时间,比如午夜之后必须关闭,让网游迷们想玩也玩不了。

  一厢情愿,未必可行。关键所在,是我们能否抵御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