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现”即流量变订单!“流量”作为支撑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曾经导致很多互联网企业对提高流量的追求趋之若鹜。从“流量”这个指标衍生出来的产业,大家也都熟悉,包括典型的“刷流量”团队,主要目的是为网站提高排名,以达到提升其“媒体价值”的目的。
淘宝网曾经出现的“刷钻”,就有卖家为了降低电子商务的信任成本而请专门的刷钻公司来进行操作。曾经“风闻”有一家公司因为“刷钻”竟然能养活上千人的团队,不知真假,但流量俨然已经成为网络经济的标志,媒体和电子商务企业都靠“流量”活着。一方面是媒体的考核指标,另一方面是广告主的效果导向,而在今天电子商务企业井喷式增长的时段,“流量”经济所代表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就媒体来说,流量大不代表广告效应好,因此很多媒体现在也逐步退出对流量的单一追求,毕竟广告主也不是傻子,没效果,谁会不断花钱。就电子商务企业来讲,广告投放所带来的流量也分为“优质”和“垃圾”,而电子商务企业深恶痛绝的就是垃圾流量,流量大,带宽有成本,来的流量又不产生订单,对电子商务企业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负担,因此流量只能作为一个效果评估的标准而不是标志。
一、流量的获取
根据对站长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流量来源据统计,94%的网站80%以上的流量来源于搜索引擎,而在中国也许大部分网站都是靠百度等搜索引擎来的流量。
而流量来源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也可以用“百舸争流”来形容,用热点话题、热点新闻来炒作,通过博客、论坛、WEB2.0站点、视频、百科、网站问答、社区引导等诸多方式获取流量已经成为很成熟的体系。当企业制作好自己的文字、图片、视频、多媒体、插件等诸多素材之后,通过不同渠道投放进互联网,就会获得或多或少的流量。这些方式可以通过网站自己的团队完成也可以让专业的团队为网站提供服务,像网站联盟,广告交易平台、网络推手,网络营销公司等都可以提供系统的流量获取的工作。这条产业链相对还是比较成熟的,因此合理的整合网络资源获取性价比最高的流量成为各个互联网企业最看重的工作。
二、流量的互动
如此多样的流量获取方式,带来的问题是,流量的精准性。目前很多企业都希望流量带来的都是匹配性最佳的消费者,但难点在于,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是极为发散的,因此广告主和网络营销公司,经历了最初的展示广告、文字链、弹窗式广告、流氓软件等干扰式网络营销方式之后进入了整合营销的概念阶段,整合各种互联网应用技术,传播企业信息。
在今天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注重效果营销、直效营销,强调网络营销要保证订单。网络营销的第一沟通目标是要达到精准覆盖,第二沟通目标是进行有效沟通,而至此,网络营销已经从割裂的状态,走向真正的“互动”。“割裂”指的是之前的网络营销只负责“勾引到店”,而真正的“互动”却要求网络营销吸引的消费者是网络企业真正需要的目标群体,并保证这个目标群体能够与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进行有效“互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网络营销公司和网络媒体以及各类的网络企业之间的合作的要求,已经不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是“保安公司”全程跟送,这就要求从原来产品层面的合作升级到管理层面的合作。因此当一个媒体为一个广告主提供服务时,媒体的职责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媒体有责任有义务提醒广告主,他的所带去的消费者到达广告主的沟通平台时,广告主应该准备“或招待或管理”这些消费者的条件,才能够保证消费者的能够与广告主产生真正的互动。单纯的网络广告的创意,是满足不了这个需求的,必须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数据化管理,才能给广告主带来真正的效益。
三、流量的变现
广告主必须从媒体哪里获取关于该流量的来源、人数、地域、关注的信息、年龄、使用的媒体服务等诸多信息,其他的还包括CPM、CPD、CPA等相关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应的信息,提前设置自己的网站信息。“流量变现”的实现是由广告主的网站产品和客服人员最终完成,因此,在这里与消费者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对上述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在广告主设计网络平台上的产品和客户人员的服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保证消费者没有挫败感。这个非常重要,无论是网站的互动产品还是客服人员都必须以“是”开始与消费者沟通,而不是一开始就试图改变消费者,这就需要广告主能够了解客户会为那些信息说“是”迎上去肯定消费者的判断。
保证传递给消费者匹配性最高的信息。不要纵容消费者的错误判断,消费者的错误最终买单的一定是广告主,给予合理的建议,保持长效的合作,非常重要。
对消费者离开的环节要认真审核,并修正,认真反馈消费者的投诉,这个不再赘言。
对消费者跳转后页面要加以关注,也许商机就在那一刻展现。
选择媒体就是选择消费者,只是一个极为错误的逻辑,媒体的公众价值与商务价值往往并不一致,因此对媒体商务价值的判定才是最有效的媒体选择方式,很简单,“供需”不会因为流量大而存在!
流量变现的需求必然改变网络经济的发展,而流量变现也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有流量无订单是任何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关于此话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信息。(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文/冯立忠)